最新消息 均衡飲食宣導
均衡飲食是每天都要均衡的攝取六大類食物
包括全穀雜糧類、乳品類、豆魚蛋肉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、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:
1.全穀雜糧類:主要提供熱量,建議優先食用未精製的穀類,維生素B1及膳食纖維會比較多,而且這都是台灣人容易缺乏的物質,像是糙米飯、五穀飯、地瓜、南瓜等,會優於吃白麵條、白飯;例如同樣是一碗飯,五穀飯含有的維生素B1有0.96毫克,白米飯含有的維生素B1則是0.15毫克,五穀飯的維生素B1含量,是白米飯的6倍以上;纖維含量方面,糙米含有6.6公克的膳食纖維,白米只含有1公克的膳食纖維。
2.乳品類:提供鈣質、維生素B2、蛋白質,可以幫助骨質健康,包括牛奶、羊奶、優酪乳、起司。
3.豆魚蛋肉類:主要提供蛋白質、維生素B群、鐵質,建議選擇及食用順序,依序是黃豆製品,如豆干、豆腐、海鮮類食物如花枝、魚、蛋類,最後是肉類如雞肉、豬肉、牛肉等,尤其是紅肉應該要少吃,避免吃進過多飽和脂肪,造成身體負擔。研究中發現,長期攝取紅肉(牛肉、豬肉、羊肉)的人容易有心血管疾病、中風、腫瘤的現象,但是少吃紅肉、常吃白肉(海鮮、雞肉)的人就沒有相同的狀況。
4.蔬菜類:含有豐富膳食纖維、維生素A,如波菜、茄子、香菇等
5.水果類:含維生素C、膳食纖維,如芭樂、奇異果、鳳梨等
6.油脂與堅果種子類:含維生素E、鎂離子、鋅離子。堅果類像是核桃、杏仁、芝麻、開心果、葵瓜子等,含有充足的好油,包括單元及多元性不飽和脂肪酸,對於心血管及小孩腦部發育非常的好,且衛生署也建議,每個人一天應攝取一份約8公克的堅果類。在食用油的部分,建議選用植物油較好,因為一般植物油含有較高比例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同時含有較少的對心血管有害的飽和脂肪酸,並且沒有任何膽固醇,但要避免長時間的烹煮,以免油脂變性,不飽和脂肪酸的好處就沒有了。
我的餐盤
要簡單的將均衡飲食概念落實在生活中,可以參考「我的餐盤」口訣,如果每餐都能達到建議的標準,飲食上大致就有均衡囉!
1.每天早晚一杯奶:每天早晚各喝一杯240毫升的乳品,或是用起司、無糖優酪乳等方式增加乳品類食物之攝取。
2.每餐水果拳頭大: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,切塊水果約大半碗~1碗,1天應至少攝取2份水果,並選擇在地、當季、多樣化。
3.菜比水果多一點:青菜攝取量應足夠,體積需比水果多,並選擇當季且深色蔬菜需達1/3以上(包括深綠和黃橙紅色)。
4.飯跟蔬菜一樣多:全穀雜糧類之份量約與蔬菜量相同。
5.豆魚蛋肉一掌心:蛋白質食物1掌心約可提供豆魚蛋肉類1.5~2份,但應避免加工肉品。
6.堅果種子一茶匙:每天應攝取1份堅果種子類,1份堅果種子約1湯匙量或三茶匙(約杏仁果5粒、花生10粒、腰果5粒)。